深圳市龙华区松和小学


  深圳市龙华区松和小学创建于1953年,是一所具有68年丰厚国学底蕴的省级优质公办学校。学校占地面积16000㎡,建筑面积10151㎡。现有42个教学班,学生2083人,教职工134人。松和小学积极响应党的教育方针,贯彻落实素质教育,学校以“生命教育”的办学理念为指导,以培养“爱生命、爱生活、爱学习的面向未来的、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少年”为办学目标,以培养“有健全人格、有责任担当、有奋斗精神、有劳动精神、有科学精神、有创新能力”的办学定位,以“三层四级”的劳动教育范式为办学特色,在实践过程中,形成了笃信、自省、好学、拓新,日进日新、至真至善的校训校风。学校以“立松品志向,育和美少年”为教育理念,带领新时代的学子们开启“新起点、新梦想、新征程、新跨越”的旅程;致力于用“生涯教育”“自然教育”“劳动教育”的育人模式,培养具有“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纪律”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。通过艺术创作来呈现文化,让每个空间都成为泛在化的学习场域。松和小学先后被评为“全国国际象棋特色学校”“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”“全国啦啦操示范窗口学校”“龙华区首批中小学特色学校”“深圳市德育示范学校”“深圳市书香校园”龙华区首批课程改革特色学校等,并于2021年顺利通过广东省信息化中心校建设答辩,知识建构促进课堂教学创新实践荣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。

  • 校长介绍
  •   吴少文,男,中共党员,现任深圳市龙华区松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。从教三十多年,是一名既有教育宏观思维和视角,又有基层实践经验和历练的一线教育专家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吴校长用匠心思考教育本质,领悟教育本义,探索教育实践。他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,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推行课程改革,让一所名不经传的原村办小学,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,实现华丽转身,打造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亮丽轨迹。吴校长也高度重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,与全校师生一起矢志创新,推动课程改革发展,带领团队开发出“清新自然”课程体,探索“生态体验”的新模式,开发了《水稻探索STEAM》、《舞麒麟》等校本课程。如今,吴校长在松和小学也贯彻“自然教育”“科技教育”的理念,定能趁着改扩建的东风,把松和小学打造成一座开放共享的儿童友好型未来学校。

  • 招生文件
  • 暂无相关文件
  • 基本情况
  • 所在区:龙华区
  • 学校性质:公办
  • 学校类别:小学
  • 招生方式:统一招生
  • 餐食情况:配餐
  • 邮编:518109
  • 上级主管部门:龙华区教育局
  • 监督电话:0755-28135893
  • 联系电话:0755-28135515
  • 交通情况
  • 地铁:无

    公交:324路;620路;B915路;M225路;M302路;M353路;M391路;M392路

  • 收费情况
  • ●项目名称:书杂费

    ●收费标准:
    不收费    

    ●收费依据:

      《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》(深府【2016】91号),对我市义务教育(含民办学校)学生免除学杂费、免费提供教科书和练习本,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。

    ●项目名称:学杂费

    ●收费标准:
    不收费

    ●收费依据:

      《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》(深府【2016】91号),对我市义务教育(含民办学校)学生免除学杂费、免费提供教科书和练习本,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。

    ●项目名称:住宿费

    ●收费标准:
    本校不提供住宿

    ●收费依据:
    目前,我市公办义务教育按就近入学原则,无住宿生。

  • 资助奖励(国家)
  • 1、资助申请条件: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,并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:①孤儿,或者低保(含深圳低保边缘)家庭学生,或者持《特困职工证》家庭学生,或者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,或特困供养学生(含困境儿童),或者残疾学生,或者革命烈士、因公牺牲军警等优抚对象,或学生本人患重大疾病致贫家庭,或学校学生资助领导小组认定事实上家庭特别困难学生等;②具有深圳市正式学籍的在校学生,且学籍与就读学校一致。

    2、资助申请流程:学生申请、班主任签字 、学校资助领导小组评审、校长签字后,名单录入全国资助系统,全国学生资助系统完成二次审核,校内公示,主管局审批,报备财政部门 ,财政部门拨款,由学校发给学生家长。

    3、资助申请材料:(1)深圳市义务教育学校国家资助申请表(由学校统一提供)(2)户口簿(复印户口簿家长页、学生名字页)(3)监护人(家长)身份证(验原件,交复印件,下同(4)①城镇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件(含临时救济证、低保边缘证等)或加盖发放机关印章的上述复印件(原件);②学生本人的残疾证;③原建档立卡记录簿或扶贫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;④特困供养的材料⑤革命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等优抚对象提供相关证件或证明;⑥特困职工证;⑦学生本人患重大疾病诊断相关材料;⑧困境儿童相关材料;⑨其他类别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说明材料。交其中一种。

    4、资助联系方式:0755-281355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