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一种北漂 香港生在内地


  香港回归15年来,与内地的交流越来越频繁。而香港学生作为两地交流中的新生军,将为未来两地交流增添新的活力。

  目前,共有205所内地高校接受香港学生,内地高校招收香港学生累计达62312名,其中2011至2012学年,在内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就读的香港学生达到11155名,创历史新高。

  香港2009年9月开始实施高中及大学新学制改革,内地也在2011年8月首次开展部分高校对香港学生免试招生,目前已通过报名资格审核的香港学生有4247人。

  香港学生到内地来求学,他们的生活、学习、感情、就业状况是什么样的?随着记者的笔端,让读者感受他们的另一种“北漂”生活,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。


现象一:考量未来职业生涯

  近年来,香港与内地联系越来越紧密,而内地发展空间非常具有潜力,这是有目共睹的。因此,香港学生到内地求学,在某种程度上,是提前过来了解和适应内地,寻求自己未来职业的更大发展空间。

  陈飞鹏从大二的时候就开始在校外实习,那时在中央电视台《体育世界》实习,大三时他又跟着中国大学生艺术节到伦敦做一些实习的事情,目前又到中央电视台实习,因此,他向中新网记者介绍,他有可能会留在北京做媒体。

  对于就业,陈飞鹏说,香港学生在外企和私企找工作相对好找一些,如果要进入党政机关或者国企,还是很难走进主流的,因此,香港学生就业第一选择是不会往这个方向走。

  据他介绍,香港学生在内地就业不能上“五险一金”,又因为没有内地的身份,因此,即便是纳税五年,还是不能在北京买房子。因此,“内地这边只是让你可以过来读书,但后面的事情都没有安排好,这是个问题。”

  陈飞鹏说,港澳身份证与内地二代身份证在内地没法比的,比如办信用卡和住酒店,都不能直接用,在外面租房子,都要填一张外籍人士登记表,因此,在这边生活也会碰到很多不便之处。

  “现在对我来说有两个打算,首先是保研,万一保不上的话,然后就出国吧!马上工作不是首选,在这个时候还是想多读点书。”陈飞鹏说。

  谈到对未来的打算,陈思瀚说,其实他准备在内地继续读下去,想向法律方面发展。他希望以后完成内地这边的法律学业后,出国或者回香港念社会学和心理学,“因为我在海淀检察院实习以后,看到很多犯人,我就有志于去辅导这样的人,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学,也或者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。”

  而张小慧在谈到未来发展方面,还是觉得想多读点书。她向中新网记者介绍,要是发展的话,内地和香港都可以,毕业后,看什么样的条件,哪里好就去哪里,读大学就是为了找好工作,这是她一贯的思维。她现在还是比较偏向于考研,内地和香港的大学都可以。

  对于已经毕业的谭倩婷来说,她即将回香港就业,想先工作,然后再思考她自己到底以后主攻中医学的哪方面,比如中医妇科、中医外科等,以后她还想回到北京,或者念博士,或者工作。

  谭倩婷说:“我始终没有工作过,学的东西与上手的东西存在很大的区别,我就不想没有针对性地去学习,因为我觉得读博士是我求学生涯的最后一站,因此,读下来一定要有针对性。”


现象二:对祖国的认同感

  谈到认同感,在受访香港学生中,都认为香港人是非常爱国的。

  庞维邦向中新网记者介绍,现在回归这么多年,香港人说自己是香港人的同时,也没办法说自己不是中国人,因此,本来问这个问题就有一些偏颇。

  翁愉骏在内地求学7年,对内地的认同感是油然而生的。他说,“我到这边学习这么多年,对自己是中国人的认同是非常强烈的,而且现在30、40岁的人,这15年来的认同感是越来越高了。”

  严欣婷也认为,她觉得香港人都是非常爱国,比如日本对钓鱼岛“国有化”的问题,香港人内心是非常气愤。

  陈思瀚也说,绝大部分的香港人都是非常爱国的,比如说救灾,每次内地发生自然灾难,香港人都会举行很多赈灾晚会,捐很多钱给内地灾区。

  叶思朗对中新网记者说,香港人都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,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,与祖国有着一种天然的情感联系。

  陈飞鹏说,香港在没有回归之前,作为英国的殖民地,英国在香港建立很多天主教、基督教等学校,强迫香港人接受他们的宗教信仰,其实是一种“洗脑”。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说,香港需要一代人去了解祖国,这个了解是需要一个过程。


现象三:香港学生要的幸福

  每个人都有对幸福的定义,就如同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在谈到什么是幸福和需要什么样的幸福时,香港学生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

  谈到自己最大的幸福,翁愉骏说,就是希望要为中国健康工作50年,所以他一直在锻炼身体,努力学习。他还说,“每个人都有一个圈子,即使我的这个圈子再小,只要这些人能够开心快乐,他也就会感觉到幸福。”

  就此,何洁玲说:“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信仰,人要有一个核心的信念,对我来说,人首先的是健康,然后就是亲情、爱情、友情、事业、财富,需要一个平衡发展。有些东西,不能因为学习把我扭曲,如果要是真的把我扭曲了,我觉得不可以就是不可以。”

  据她介绍,未来她想当一个NGO,就是非政府组织。何洁玲说:“现在的经验告诉我,虽然我只出身在一个平民之家,但是社会给了我那么多资源,我能够来清华,而且拿着奖学金,在确保了家人和最爱的朋友的生活之后,我剩下来的钱和精力就可以当一个NGO。”

  何洁玲还说:“我现在参加了一些香港NGO组织帮贵州脱贫的活动,用不同的方式,比如办酒会、办时装展等募捐,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对社会的反馈吧!正是那句老话:施比受更有福。”

  庞维邦对幸福的理解是:“只要我身边的幸福了,我就觉得很幸福。”他说,大家都感觉很开心,都感觉到正能量的,他也就感觉幸福,但现在他身边的人,还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。

  陈飞鹏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中说,“在香港的时候,可能当时太小了,这些东西都不懂,但是在内地生活的过程中,感觉还是挺快乐的,毕竟家人都在这边,各方面条件都提高了,感觉是挺好的。”

  陈飞鹏开玩笑说,现在自己不仅是“北漂”,还成了“港漂”。据他介绍,因为他父母的事业重心都转向内地,香港那边渐渐只有一个家,现在他回香港更像是旅游,反而会觉得回香港像是在“漂”,就像人们说的“港漂”一样,现在可能对内地这边比较习惯一点。

  陈思瀚对幸福回答,是从哲学意义说的。他说,幸福真的没有一个定义,而是相对的。“我们老师在讲亚里士多德'最高的善就是幸福'时,通常会加上一句'其实幸福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的'。我想幸福是一种自身的感觉,感觉比很多人都过得还好,就是一种幸福。”

  香港学生是否在内地就业是个很难抉择的事情,他们工作后也没有“五险一金”等福利,因为他们常常感觉不稳定。对此,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港澳台交流科马琰科长认为,这个是“根”上的问题,香港学生过来内地读书,户口、档案都没有,你要想入职,人家单位就非常强硬的要这些东西,所以这个问题很难解决。

  马琰说:“除非你特别优秀,大家都抢你,就像在北大有好几个香港学生留下来教书,当然人大也有,说好了给房子什么的福利待遇,但这个是极个别的。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,你就是难啊!”

  她还说,“这个是同样,如果内地人在香港工作,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,除非未来香港与内地就业政策全部都一样,但难度非常大。”

  对于香港学生毕业的流向,马琰科长认为,比如法学院的可能会自己选择律师事务所就业,不一定要进官方机构,因此,也有好些人会选择创业,当然也会碰到一些问题。

  马琰说,香港学生毕业后选择回香港的比较多,但是有的香港学生在内地读到比较高的层次,更愿意留在内地发展,他们认为内地更有发展空间。“我就听到有一部分同学这么说:我就愿意留在内地发展,觉得内地发展比较快,有发展空间。但是,在香港学生中,真正留下来的不多。”

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大四学生、香港学生协会负责人陈思瀚向中新网记者介绍,“其实香港学生大学毕业以后出国和考研都不多,我的好多师兄师姐都是回到广东那边就业了,但这几年,继续留在学校深造和出国的都比较多。”

  陈思瀚还认为,香港人在到内地来就业的趋势也非常明显,因为香港发展的都非常完善,处于一种非常饱和的状态,而内地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,所以,香港学生毕业以后留在内地就业,也是一个好的选择。(王义铭对本文亦有贡献)